怀念我的三位老师
2024-01-03 08:30:11
  • 0
  • 0
  • 3
  • 0

高雅麟

  

六年小学,三年初中,三年高中,四年大学,是多数七零后典型的求学生涯。如今大学毕业30年了,作为七零后的我,在学习生涯中,有三位印象深刻的老师,现在想起来,让我回味无穷。一位是大学的哲学老师;一位是高中的数学老师,一位是初中的历史老师。

大学的哲学老师:课堂上,从不用课本。

大学上的是西北工业大学,典型的理工高校,属于现在流行说法是“国防七子”。那时候,有19个系,哲学课的这位老师姓韩,戴着眼镜,有络腮胡,高个子。我们很少在课后有什么接触与交流,已经叫不出名字了。大概是我们都是理工科学生的缘故,对“哲学”一类的课,虽然与专业无关,但学时并不低。

他的教学有二大特点:一是从来不带课本,基本不讲书本上的内容。多数时间,找一个哲学辩题,是在课堂上组织一堂辩论赛。二是办了一个“刊物”,那时候还是腊纸手写油印的,让大家写文章投稿,并实行记分制。作为理工科的学生,写点哲学类的文章,虽说登不上大雅之堂,但也非常感兴趣,至今有几篇小文章,依稀记得大概。其中有两篇文章是异想天开的内容,一篇是如何利用织布厂的躁声,转化为音乐,从而保护纺织工人的听觉;一篇是如何把空中电磁波作为能量来应用。现在回想起来,20世纪90年代从农村中学走出来的我能够有此想法,也算不俗。有一次,他对我说,你不用参加考试,就已经通过了。让我内心有了一点小得意。

临近期末考试时,他在阶梯教室中对大家宣布:“大家不用慌,不用去背课本,如果你实在答不了来,就给我提些课堂的建议,也会及格的,但上课一定得来,问答题一定要答,不要空白。”后来,我对这门课,反而学得很认真。对哲学的思考也颇感兴趣,至今我还记得,在《西方资本论》的课本中,马克思对自由的定义——“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与改造”。

在我们2902班毕业20周年同学会的时候,这位老师也来了,他带来的是,当年我们上课时的点名单,实实在在地让我感动了好长时间,但现在还是想不起他的名字,也没好意思去问其他的同学,但总会想起他有趣的辩论课。

高中的数学老师:不会解题的“先行组织者”

在2023年某个秋天的中午,在电脑上阅读一本电子书《学习力脑科学》。在这本电子书中,有一小段文字,“先行组织”四个字,作为一小段文字的标题,非常醒目。正是这四个字,让我猛然想起了这位数学老师。

几乎可以断定,80年代的乡村高中生,或许有些孤陋寡闻。在数学课中,除了在数学课中听到“先行组织者”这个词有些违和感之外,还感到非常新奇,只是这个新鲜名词似乎没有给我们带来益处,毕竟那个“学习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年代,数学课的唯一目标似乎是:刷题,解难题。这位老师在每次上数学课时,总是在黑板上,写几个大字——“先行组织者”。只是在上课时,他很少讲例题与解法。

坦率说,他原来是我们初中的一位英语老师,我们上高一的时候,他也一同转到我们上学的高中任数学老师。大家知道,一个初中的英语老师,忽然让他教数学,其中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凭我们的感觉判断,老师做数学题,绝对不如我们班上好多同学的解题能力。当时让我们全班同学颇感失望,自然没有办法去请教解不出的数学题了。

一直到高三,大概学校有所耳闻,高三时,临时把数学老师更换了。时过境迁,数学老师在讲课的内容,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但是---

30多年了,看到“先行组织”这四个字的时候,我却猛然回忆起,数学老师每次上课时在黑板上写下的五个字:“先行组织者”,这大概也是我们大多数同学的共同回忆。

后来,这位数学老师考上了研究生,离开了学校。再后来,听说他在某高校去任职了,曾在山东某市挂职过副市长。这也许这利益于他的“先行组织者”的知识架构。

如今我看到这本电子书的时候,忽然觉得,老师的知识面还是非常超前的,如果当年我们学会用“先行组织”找寻我们的知识架构,一定会有独特的学习能力。可惜,那时的我们浑然无知。这位老师姓“任”,戴着金边眼镜,一头卷发,喜欢健身,说话时习惯耸肩,颇有老外风范。“先行组织者”这五个字,现在看来,其实是非常高明的学问,方才领悟:当年,原来是一位大学教授在教我们高中数学课。只是我们不懂得珍惜,如果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不需要一万年。

初中历史老师:每一堂课都在“说书”

初中时,数理化学起来似乎毫不费力,反而那些需要记忆的历史、地理、政治等课,让人非常反感。所以那时候偏科也非常厉害。也有“主课”、“副课”之分,班主任似乎也把重点放在“数理化”上。因此,对于“副课”,自然得过且过。但这位历史老师,却让我们每次上课时,精神抖擞,天天盼望着早点上历史课。

这位老师姓“徐”,年龄较大,很可能已经接近退休年龄,或是已经退休后返聘的,资格较老。他上课时,也从来不讲课本内容,而是象茶馆里一样,在三尺讲台上“说书”,或者说就是讲故事,而且他讲的是长篇故事。一堂课不够,经常“且听下回分解”。徐老师讲课时激情四射,逸兴遄飞,颇有现代电视剧中专业说书人的风采。印象最深的是《封神演义》中的一段,现在也依然能够回忆起。依稀记得大致内容,说的是:商朝的忠臣比干被纣王挖了七窍玲珑心出逃。当时我没有看过《封神演义》,查了一下原书中内容:

比干马走如飞,只闻的风响之声。约走五七里之遥,只听的路傍有一妇人手提筐篮,叫卖无心菜。比干忽听得,勒马问曰:“怎么是无心菜?”妇人曰:“民妇卖的是无心菜。”比干曰:“人若是无心,如何?”妇人曰:“人若无心,即死。”比干大叫一声,撞下马来,一腔热血溅尘埃。

现在看来这短短的120余字,徐老师似乎讲了大半天,把那妇人与比干的表情描述的维妙维肖。尤其是,比干翻身落马时的一声大叫,中气十足,与戏台上的专业演员无异。那时候,孤陋寡闻的我根本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封神演义》这本书。更是充满了好奇:对无心的人与空心菜,是不是存在非常微妙的隐喻?在徐老师的演绎下,比干与农妇的这段对话有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神秘感。以至于今天,还在想,这无心菜,到底是什么菜?比干的七巧玲珑心,到底长成什么样?

不过,尽管如此,也有极少数同学,会在课堂打瞌睡,有一次,讲到“秦琼卖马”的曲故时,徐老师把一位打瞌睡的同学,叫起来,问:老师刚才讲了什么?那位同学,从睡梦中醒来,答道:武松打虎。全班哄堂大笑,一时成为笑柄,我知道那时候,他正看了《小浒传》的连环画。

经历了那么多老师,为什么会对这三位老师印象深刻,我说不清楚,也许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背景,每个人对校园生活都有他独特的记忆。面对这三位老师,至少有一个道理,让我更加明白: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所以,这三位老师,绝不仅仅是我们开同学会时的饭后谈资,偶尔回顾,付之一笑,算是品尝岁月的味道吧。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