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幼军缘何受处分?
2008-10-12 22:59:39
  • 0
  • 21
  • 118
  • 0

十七届三中全会闭幕,今晚的新闻联播用将近一半的篇幅播报了全会公报,除了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外,另一条让人震惊的消息是,撤销于幼军中央委员会委员职务,确认中央政治局2008年9月5日作出的给予其留党察看两年处分。

几天前,有媒体注意到,文化部官方网站上的现任领导发生了变动,文化部部长、党组副书记蔡武兼任党组书记一职,原文化部副部长、党组书记于幼军的名字已从“现任部领导”栏目消失。

今天,全会的公报终于解开了公众内心的疑团。

于幼军进入我的视线,是在他担任湖南省委副书记、副省长期间,随后,他又被调任山西省委副书记、省长。2007年7月14日,《南方周末》对他进行了独家专访。在这篇份量很重的报道中,于幼军给人的印象很好。说起来山西的顽症,当小煤窑的非法矿主叫嚣时,他说“说你要干也行,等把代字去掉了再干。我说准备丢他一百几十张选票,我也要干”;谈起为官之道,他说“我可能还是有点书生意气、有点理想主义。”“一个人为官最大的安慰、最大的成功就在于得到了老百姓的认可,不在于一时官位的高低,不在于一时的浮浮沉沉。”

这些激扬的表态,让公众对坐镇山西这个“火山口”上的于幼军充满了期待。然而,就在此文刊出不到两个月,震惊中外的黑砖窑事件,真正把于幼军推向了“火山口”,2007年8月30日,山西省委宣布中央关于山西省政府主要领导调整的决定:孟学农任山西省委委员、常委副书记。于幼军不再担任山西省委副书记、常委委员职务,“中央另有任用”。

人们都在猜测,这颗耀眼的政治明星,接下来的仕途将何去何从?

9月24日文化部召开干部大会。时任文化部部长孙家正主持介绍了新任领导于幼军和李洪峰的有关情况。在当天的会议上,作为文化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的于幼军传达了中央领导同志最近的谈话精神并作重要讲话。而在后来的公开资料显示,于幼军的个人简历中提到,“于幼军2007年8月任文化部党组书记、副部长。”

十七大上,于幼军之后当选中央委员,外界当时一度猜测,于幼军将接替当时即将退休的部长孙家正的位子。但在今年3月,他却遭遇滑铁卢,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蔡武出人意料地出任文化部长。据说,当时有关于幼军被中纪委调查的传闻已经四起,但他仍保持党组书记、副部长的职务。

时隔一年之后,文化部的网站上“现任部领导”一栏,他的名字神秘“失踪”。

《欧洲时报》援引香港文汇报专讯中说,“中纪委指于幼军担任深圳市长期间利用职权影响力,在市政府招标工程中令其亲友所属香港公司中标而获取巨额利润,其行为严重违反了党纪、政纪,对其作出“留党察看两年”的处分。”

文中说,“消息透露,于幼军案几经反覆,他于深圳任职期间,就遭人举报,有关举报一直如影随形,从深圳到湖南、山西,一直告到北京。”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虽然闹得沸沸扬扬,但中纪委调查小组对其初步审查并未发现问题,于幼军清明期间曾经回广州扫墓。不料奥运会前调查小组发现新证据,于幼军的秘书一度被隔离调查,终于查实有关指控,作出处分结论。

今年8月,于幼军曾到医院检查身体,当时见过他的人都称其精神很差。但他一直未被“双规”。

消息人士称,中纪委查出他涉嫌贪腐的证据,指其涉嫌在担任深圳市长期间,利用影响力,在市政府招标工程中令其亲友所属香港公司中标而获取巨额利润,其行为严重违反了党纪、政纪。

据悉,这一突破性进展与港商吴汉良招供有关。身兼香港新界工商业总会首席会长、广东省政协常委、港区广东政协委员联谊会召集人等职的吴汉良,去年9月底在深圳被扣查,随即押送到河北廊坊接受调查。

吴汉良与于幼军关系密切,“于幼军到哪做官,吴汉良就跟到哪,更利用与于幼军的关系涉嫌诈骗上亿元。”吴汉良数年前与于幼军的胞弟于小军连手,获得深圳多条公路的开发权。据称,他们其后与广东省公路局发生纠纷,深圳市仲裁委员会仲裁吴汉良输,但有官员打招呼后,吴汉良竟反输为赢。

有消息称,吴汉良为求自保,供出了于幼军,事件还牵涉一位广东省政协高层。

55岁的于幼军是江苏人,拥有哲学博士学位,曾是广东最年轻的副省级干部,41岁时已是广东省委常委,2000年,47岁的于幼军任深圳市市长,与香港政商界关系密切。50岁调任湖南省副书记兼常务副省长,52岁担任山西省省长,去年9月辞去山西省长职务,调任文化部党组书记兼副部长。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