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娃哈哈集团发布讣告:娃哈哈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宗庆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年2月25日10时30分逝世,享年79岁。
一时间,网上对宗的介绍多了许多,但我觉得最有价值的,应该回顾一下老一辈企业家身上,那些不变的,值得我们传承的“企业家精神”。企业家要带领企业战胜困难、走向更辉煌的未来,需要进一步弘扬企业家精神,在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努力成为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第一,爱国是价值引领原动力。
中国企业家总体上始终胸怀实业救国、民族振兴的爱国热忱。从洋务运动时期的“挽回利权、争胜洋商”,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发展实业、拯救中华”,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济世安邦、利国利民”,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爱国敬业、追求卓越”,先后涌现出了张謇、卢作孚、刘鸿生、陈光甫、荣毅仁、张瑞敏、宗庆后等一大批致力于实业报国的优秀企业家。
企业可以无国界,但企业家有祖国。新时代,要增强爱国情怀,把企业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主动为国担当、为国分忧,带领企业奋力拼搏、力争一流,实现质量更好、效益更高、竞争力更强、影响力更大的发展。归根结底,就是要强化国家使命感和民族自豪感,引导企业家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
宗庆后的爱国情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坚守本土市场:宗庆后在娃哈哈集团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中国市场为核心,致力于满足国内消费者的需求,推动中国饮料行业的发展。
实体经济的坚守:宗庆后坚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强调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通过娃哈哈集团的实业投资,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贡献。
国际视野与本土实践:他提倡企业家要具备国际视野,同时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在国际合作与竞争中,宗庆后坚持自主创新,推动娃哈哈集团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同时也注重将国际先进的管理、技术经验引入国内,促进国内产业的升级。
传承与教育:宗庆后还注重将爱国情怀传承给下一代,通过教育和企业文化的建设,培养员工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宗庆后的爱国情怀不仅体现在他的商业实践中,也体现在他的社会活动和公共言论中,他的一生是对爱国精神的最好诠释。与达能的商战背后,也是一种爱国精神的彰显:
娃哈哈与达能的商战,被称为“达娃之争”,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影响最大的国际商战之一。
1996年,娃哈哈与法国达能集团合资成立了五家公司,生产以“娃哈哈”为商标的产品。当时,娃哈哈持股49%,达能与百富勤合占51%。亚洲金融风暴后,香港百富勤将股权卖给达能,使达能跃升到51%的控股地位。
随着娃哈哈的快速发展,双方在多个问题上出现分歧,包括对西部投资的拒绝以及推出国人的可乐品牌等。达能收购了娃哈哈的竞争对手乐百氏,宗庆后意识到达能可能在限制娃哈哈的发展。
宗庆后和中方决策班子决定,由职工集资持股成立的公司出面,建立一批与达能没有合资关系的公司,使用娃哈哈的品牌商标。
达能认为这些新公司的成立违反了双方的合同约定,要求强行收购这些公司。双方在舆论战、资本战、司法战上展开了长达数年的拉锯战,涉及29场诉讼。
这场商战引起了中法两国政府的关注,甚至两国元首都参与到了这场商战中。
2009年,经过多年的法律斗争,达能与娃哈哈达成和解,结束了这场商战。和解的具体条款没有公开,但娃哈哈成功保持了品牌的独立性。
这场商战不仅展示了宗庆后作为企业家的坚韧和智慧,也反映了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宗庆后在这场商战中的表现,赢得了国内外的广泛赞誉,成为中国企业家精神的象征。也是企业家“韧性”的体现。
第二,创新是价值创造驱动力。
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企业家的工作是创造性的破坏,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核心。经验表明,创新型企业家精神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也是引领改革发展的主要动力。
在中国,一部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企业家搏击市场的发展史,也是激发企业家创新精神的生动实践史。一大批企业家大胆探索、锐意改革、不断创新,为积累创造就业岗位、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宗庆后的创新精神体现在他一生的商业实践中,尤其是在他创立并发展娃哈哈集团的过程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产品创新:
宗庆后在1987年创立娃哈哈时,推出了儿童营养液,这是中国市场上第一款针对儿童的营养饮料,迅速赢得了市场的认可。他不断推出新产品,如AD钙奶、营养快线、非常可乐等,这些产品都成为了市场上的热销商品,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营销创新:
宗庆后采用了独特的营销策略,如“联销体”模式,这种模式加强了与经销商的合作,提高了市场渗透率。他还利用广告和品牌建设,如“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的广告语,深入人心,增强了品牌影响力。
管理创新:
宗庆后在企业管理上也进行了创新,他强调质量控制和诚信经营,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他还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提倡“家文化”,强调员工的归属感和企业的社会责任。
技术创新:
宗庆后注重技术创新,娃哈哈集团成立了机电研究院,致力于智能化技术的研发,如节能电机、工业机器人等。他还推动娃哈哈在饮料行业率先践行“智造升级”,通过技术创新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战略创新:
在面对国际竞争和市场变化时,宗庆后采取了灵活的战略,如与达能的合作与争议,展现了他在战略布局上的前瞻性和果断性。他还积极拓展国际市场,通过国际合作和品牌输出,提升娃哈哈的全球竞争力。
宗庆后的创新精神不仅推动了娃哈哈集团的持续发展,也为其他中国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实践证明:只有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的创新、创业、创造动能,才能不断增强中国在世界大变局中的影响力、竞争力。为此,要依法保护企业家拓展创新空间,持续推进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要优化创新发展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政务环境和法治环境,为孕育企业家创新精神培植沃土;要营造崇尚创新、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激励干事创业的社会文化氛围。
第三,诚信是基本道德基石。
自古以来,经商者就讲究诚信为本,提倡“生财有大道,以义为利,不以利为利”。张謇认为,吾国人重利轻义,每多不法行为,不知苟得之财,纵能逃法律上惩罚,断不能免道德上之制裁。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更是企业家精神的基本道德基石。在市场大潮的冲击下,一些企业经营者漠视诚信底线,不仅给企业带来灭顶之灾,还危及消费者的生命健康与人身安全。
新时代,企业家要做诚信守法的表率,带动全社会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提升。弘扬企业家精神,就要强化诚信意识,自觉依法合规经营,主动抵制逃税漏税、走私贩私、制假贩假、污染环境、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不做偷工减料、缺斤短两、以次充好等亏心事;就要健全企业家诚信经营激励约束机制,建立企业家个人信用记录和诚信档案,实行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督促企业家自觉诚信守法、以信立业。
2019年12月18日,在“2019中国品牌论坛”上,宗庆后表示:“质量”和“诚信”是品牌的立身之本,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诚信是发展的基石。我们始终严控质量,构建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质量追溯体系,引进一流的人才、技术和设备,推行“前道服务后道、后道监督前道”这一具有娃哈哈特色的质量管理制度,并建立了“集团总部—片区监测中心—分公司”三级质量监管体系,实现层层监管、相互服务、相互监督,确保公司产品质量。
2020年12月09日,宗庆后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讲话:“品牌的一半是质量。做企业要秉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健全质量治理体系,提升质量治理能力,推动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娃哈哈始终严控产品质量,构建了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和质量追溯体系,并将质量链拓展到供应商、经销商等相关方,臻于至善地追求品质,得到了消费者长久的信赖。”同日,他还提到:“品牌的另一半是诚信。先以诚信施诸于人,才能取信于人。娃哈哈始终坚守诚信经营,做到对政府诚信,照章纳税,履行社会责任;对消费者诚信,保证产品安全健康;对供应商、经销商诚信,实现合作共赢;对员工诚信,让其共享企业发展成果。”
2022年12月11日,在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宗庆后强调:“品牌的一半是质量,一半是诚信,质量和诚信是品牌的立身之本。”
这些讲话展示了宗庆后对诚信经营的坚持和重视,他认为诚信和质量是企业品牌建设的核心要素。通过这些原话,我们可以看出宗庆后对企业社会责任和品牌信誉的深刻理解。
第四,社会责任是价值实现关键点。
企业家社会责任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从陶朱、子贡、白圭到徽商、晋商等,无不具有救世济民的远大抱负,努力践行“立己立人,达己达人”。
怀着“言商仍向儒”的崇高道德理想并获得实业成功的张謇,坚持“父教育而母实业”的救国主张,先后创立各类学校达数百所。这些活动所需的大量资金,主要来自经营利润分配。
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意识到:企业不仅是经济活动的组织者,也是人力资本和环境资源的耗损者;企业不仅是一个经济组织单位,也应该是一个社会和环境组织单位。管理学家卡罗尔强调,企业社会责任包含在特定时期内社会对经济组织经济上的、法律上的、伦理上的和慈善上的期望。企业不仅应以财富增长为目标,更应强调以为股东、员工、顾客和社会创造最大价值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这些社会责任中,创造就业岗位、关爱员工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主要内容。疫情当下,企业家要承担社会责任,努力稳定就业岗位,关心员工健康,同员工携手渡过难关。
同时,要进一步增强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引导和支持企业家奉献爱心,参与光彩事业、公益慈善事业等活动,并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就业、关爱员工、依法纳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等方面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要进一步引导企业家积极投身国家重大战略,完善企业家参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机制。
宗庆后认为企业是社会的企业,企业家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娃哈哈集团在国家和社会遇到自然灾害和公共危机时,总是积极捐款捐物,支持教育事业,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
最典型的案例是:
1994年,娃哈哈走出浙江,在重庆涪陵成立了首家娃哈哈外地公司。 之所以选择重庆,是宗庆后要积极响应国务院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作的号召,投身西部开发。当时,娃哈哈兼并了涪陵地区受淹的3家特困企业,包干安置移民1300余人。
宗庆后带领娃哈哈,挑选最热销的产品、最一流的技术、最先进的产线、最完善的理念、最成熟的市场,引入中西部地区,尽可能降低当地分公司的经营风险,最快实现自主“造血”。从重庆涪陵到四川广元,从新疆阿克苏到西藏拉萨,从青海西宁到云南大理,娃哈哈在西部及老少边穷地区累计投资86亿元、建立72家分公司,解决当地超1.3万人就业。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宗庆后对待员工的方式更为明显:
不随意辞退员工:宗庆后坚持不随意辞退员工,特别是45岁以上的员工。他认为,只要员工没有违法违纪,就应该给予他们工作的机会。他强调,企业应该关心员工的利益,关心员工的家庭,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
提供优厚的薪资和福利:宗庆后认为企业要实现共同富裕,首先要提高职工的工资。娃哈哈集团在薪资机制和福利方面给予了员工充分保障,包括基本工资、津贴、奖金和干股分红。宗庆后还曾表示,每年都会为员工涨工资,并根据利润比例增加奖金。
解决员工住房问题:宗庆后非常重视员工的住房问题,他认为这是员工最关心的问题。娃哈哈集团兴建了员工宿舍、保障房和廉租房,以解决员工的住房需求。宗庆后甚至在黄金地段为员工建设廉租房,让员工免除房贷之忧。
全员持股:宗庆后实行全员持股政策,让员工成为企业的股东,享受企业发展的成果。这种模式提高了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也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尊重和关心员工: 宗庆后尊重每一位员工,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他提倡“家文化”,强调企业要关注员工的小家,然后员工共同努力发展企业这个大家,最后报效国家。
提供额外奖励:宗庆后在企业业绩增长时,会向全体员工发放额外奖励,以表彰他们的努力和贡献。这种激励机制使得员工与企业的利益紧密相连。
宗庆后的这些做法赢得了员工的尊重和爱戴,也体现了他作为一位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员工的深切关怀。他的这些理念和实践,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第五,国际视野是现代化必备素质。
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经济舞台中央,中国企业也在不断走出去,成为中国经济的代言人。由此,企业家的国际化思维和视野至关重要。
国际化思维是指企业家要有全球眼光、全球格局,勇于拓展国际市场、拥有国际化产品、打造国际化品牌。拥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不仅意味着对全球市场竞争和资源调配要有充分应对准备,更意味着要深入了解国际政治、文化以及拥有善于整合全球市场资源的能力。要在参与国际标准竞争中、在开放创新中打造企业国际化的产业链和创新链,在为企业争得话语权之余彰显中国企业的国际市场主体地位。
当前,在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我们必须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长远来看,经济全球化仍是历史潮流,各国分工合作、互利共赢是长期趋势。中国企业家要拓展国际视野,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提高把握国际市场动向和需求特点的能力,提高把握国际规则能力,提高国际市场开拓能力,提高防范国际市场风险能力,带动企业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实现更好发展。
娃哈哈集团的国际业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打造世界品牌:他强调企业家爱国的首要形式是办好一流企业,打造世界品牌。娃哈哈集团在他的带领下,不仅在国内市场取得了成功,也努力将品牌推向国际市场,提升中国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全球采购:娃哈哈集团与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供应商建立了合作关系,采购原料和先进的饮料生产线及相关设备。例如,与新西兰FONTERRA、荷兰FRIESLANDCAMPINA、德国DMK等全球优秀供应商合作,服务于集团公司的日常原料和设备需求。
海外食品进口业务:依托娃哈哈的品牌优势和销售网络,集团开展海外食品进口业务。
出口业务:娃哈哈的产品已经出口到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经过多年的努力,娃哈哈的9大类产品销往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额近2000万美金。主要进口国包括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坡、意大利、英国、阿联酋、南非等国家,产品主要包括瓶装茶饮料、饮用纯净水、奶饮料、八宝粥和湿面等方便产品。
国际合作与投资:娃哈哈集团在国际化的过程中,也进行了一些国际合作与投资。例如,与达能的合作,虽然后来发生了一些争议,但这表明娃哈哈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合作经验。
参与国际活动:娃哈哈集团还参与了一些国际活动,如作为杭州亚运会的赞助商,为亚运提供了全场景饮用水需求保障服务,这进一步提升了娃哈哈的国际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