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来杭州工作,很少喝咖啡。昨天乘坐朋友的车子,给我来了一杯茅台咖啡,忽然发现瑞幸咖啡的LOGO也变了,那只小鹿脸变成了红脸蛋,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加了酒的原因,有点上脸,挺可爱。
只是喝完后,我的肚子似乎也有一只小鹿在蹦跳。没办法,只得跑到边上的茅屋,上了好几次茅厕。
你可能会有一个疑问:若大个杭州,哪来的茅屋与茅厕吧。你别误会,所谓的茅屋,就是五星级大酒店,所谓茅厕,自然是五星级的厕所。毕竟“茅”,就是贵州的“贵”,昂贵的“贵”。
19元一杯的咖啡,不知道里面加了几滴酱香茅台酒?之前的茅台冰淇淋,已经让我大开眼界了,这个茅台咖啡,让我更加深信:“茅”即“贵”,当然这个“贵”可能还是贵族的“贵”,物以稀为贵的“贵”。
如同房价,越贵越有人买,越跌越没人买。这是虚拟经济的实质性特征。越贵的东西越有人买,当日用品演变为奢侈品的时候,我们只能从文化与人性的观点来诠释。但最大的问题是,这些文化与人性,是不是受着资本力量的驱使?
我从来不排斥新鲜事物,尤其是商业之道,就是“挣钱”为上,而且是合法的挣钱,实在无可厚非。万维纲在一篇文章后面留言说,茅台的高市值股票,是中国人的耻辱。或许有些过,但每一种商业背后的动作,总是让人感受到某种文化的变异,总得有好事者来推敲一番。
茅台酒的主要含量是什么?
咖啡的主要含量是什么?
“酱香拿铁”中主要含量是什么?
19元的支出,是什么?
对酒与咖啡,我一窍不通。但其中的主要含量是什么,我还是确认无疑,那就是——水!!!
这个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东西,往往是廉价的,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那是价值与使用价值区别,价值与价格的区别。马克思《资本论》中的剩余价值学说在五花八门的资本力量面前,你得有深厚的经济学功底,才能够剖析这种现象,形成逻辑的自洽,同时还得“与时俱进”的思想准备。毕竟,可能最有动力与兴趣研究《资本论》的,可能是资本家!
所以,无论历史给了你我大智慧,你要理解当下,总会觉得好累,非得来杯咖啡提提神,可惜,现在的咖啡居然有酒精含量,也许喝了,让人处在半梦半醒之间,方可大开脑洞,以充分发挥想象力来增强自己的理解能力。
有人说,从产品的角度拥抱自己的反面是一种创意,酒让人醉,咖啡让人清醒,我不知道喝茅台咖啡的目的是要提神还是要安眠?也许这时候最需要来一杯茅台咖啡,再好好思考。
杜甫有一首诗歌《茅屋为秋风所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下者飘转沉塘坳”,意思是说:“八月里秋深,狂风怒号,狂风卷走了我屋顶上好几层茅草。茅草乱飞,渡过浣花溪,散落在对岸江边。飞得高的茅草缠绕在高高的树梢上,飞得低的飘飘洒洒沉落到池塘和洼地里。”
看这“茅”是流动的,随处扩散,从冰淇淋一直扩散到咖啡,而且挣得盆满钵满,按这个思路,如果我们把那片落有“茅”的池塘或洼池,作为饮用水源,我们的制水厂,出品的岂不是“茅水”?如今几块钱一吨的水,按此定价,岂非可以翻个几千倍?
当然“茅”的金融属性,不仅仅在冰淇淋,也不仅仅在咖啡。超市中的一瓶矿泉水与五星级酒店中的一瓶矿泉水,自然不可同日而语。超市中2元一瓶的“娃哈哈”,酒店中30元一瓶的“依云”,身价云泥之别。如果宾馆中推出一款“茅水”,要不要酱得型先不论,价格那至少该几百元一吨吧。当然,你千万不要误以为是茅厕的水,虽然从五星级酒店的抽水马桶中,倒出来水,也挺贵。
如果制水厂中供应“茅水”,水中的酒精度是不是要控制在0.5%以内?老百姓会不会造反?政府会不会干预?我不得而知。但我期待在我们这个行业中,真的有“茅水”品牌出来。毕竟现代产品总是因“茅”而“贵”,总会有人买单,更有人买单。何况,水是生命之源,它再贵,你还不得不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