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方兴东先生为我开通了个人专栏。忽然有了一种写文章的冲动。写这篇文章算是谈一谈对博客中国的一点认识吧。
首先,写文字需要热心与热情,其次写文字需要技术与技巧,再次,看文字与写文字一样,都需要一种心境。失去了以上三点,写文字和看文字的人都将是件累事。在博客中国来看文字,没有累的感觉,“每天五分钟,给思想加油”的口号提得相当不错,只是对我来说,只要点击进了博客中国,远远远超过了五分钟,在这里,它让我感受IT行业的风起云涌,也让我感受到IT行业精英们的文字比起那些文学作品来,有胜之而无不及。
写文字与写文章不同,写文字是给了文字一个自由舞蹈的空间,写文章更注重了章法,失去更多的是自由的快乐与本质。这就是博客的不同,他们自由,他们真正要分享的是思想,而不是笔头的雕虫小技。但这并没有排斥博客们笔头的妙语连珠,相对那些“文学”作品来说,毫不逊色。有时我怀疑,那些IT行业的人哪来那么好的文采?后来一想,也就通了,从大学里的经验来看,学理科的往往比学文科的会写得多。据说,高考中理科生的语文成绩每年都要比文科生高。再后来一想,就更通了,因为学理科的人更多的是理性的分析,理性一旦与激情结合,文字便精彩了起来。于是就有了吸引人的文字,这就是我所看到的博客中国的文章。
我以为,文字的外表是书法,文字的灵魂是内容,内容的实质是思想。在互联网时代,文字的外表已经完全格式化---宋体、楷体、黑体等等,已经让个性化的思想,披上了格式的外衣。所以,文字的魅力在于其内容与思想的独特,在于这些文字给了我们一种怎样的信息与我们共享。
在现实状态中,我更趋向于一个写手,而不是一个作家。在理想状态中,我希望自己是一个作家而不是写手。当一个人处于远离理想,更偏近现实的时候,是件痛苦的事。而在博客中国的文字中,我可以慢慢地从这种痛苦中得以解脱。感谢博客中国给了我一个人专栏的空间,我将用心来经营这块思想的本息地,与广大博客们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