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游戏与战争
2022-09-22 11:06:06
  • 0
  • 0
  • 2
  • 0

高雅麟

阅读,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呈两种状态:一种是类似于“躲猫猫”的游戏;一种是“充满较量”的战争。理解这两种状态,有利于我们用正确的姿态去进行阅读,让司空见惯的阅读充满严肃而又活泼的气息,来丰富与滋养我们的阅读生活。

阅读首先是一场“躲猫猫”的游戏。阅读时,实质上有三种意图发生关系:作者意图、文本意图、读者意图。或者说,作者与读者的思想通过文本意图发生碰撞。在这碰撞之中,太多的“意外”是作者与读者都无法预料的,这无异于场“躲猫猫”的游戏。

也许你会问,阅读中怎么会有意外?尽管多数状态下,读者总是能够或多或少地捕捉到作者的意图,但谁也不能保证作者的意图与读者的意图是完全一致的。

一方面,作者的意图未必等同于文本意图。在写作过程中,未必就是“言为心声”,作者的意图未必能够完全通过文本得以表达,甚至在表达的过程中会文本意图会发生变形与失真。这不是危言耸听,每一个写作者都清楚,一个人的思想通过文字进行准确而完整地表达出来,绝非易事。这不仅与作者的表达能力有关,也与作者的表达方式与表达风格有关。同一种思想可以有千万种表达方式与风格,同一种表达方式与风格也以衍生出千万种思想。尤其是小说类的文学作品,更为普遍。另一方面,读者基于自己的理解能力,对作者的文字进行解读时,往往局限于自己的认知领域,只看到部分作者的意图。同时,每个读者都有不同的自己独特的解读方式,同样的一件作品,在不同的读者眼中,往往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很多作者常常“醉翁之意不在酒”,读者往往被表面的文本所迷惑而不察。我们常说,成年人的悲哀在于读懂了鲁迅,那是因为成年人经过世事的锤炼,才懂得了鲁迅先生隐藏在文字背后的“匕首”与“投枪”。

当然,许多文章会被挖掘出能作者原意之外的“意图”。比如一部《红楼梦》,生长出一门“红学”,恐怕也不是作者曹雪芹的所能够意料到的。望文生义,常常出错,弦外之音,则需要静心品味。所以在阅读时,保持“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警觉状态,不被文本表象所迷惑,也不被自己的无知所制肘,这是阅读时的最好状态。

“躲猫猫”的乐趣就在于字里行间,读者捕捉到作者的隐藏的密码,也许会发自内心的大呼一声:在这里!这种心有灵犀的感觉,如高山流水,知音相遇。那将是一场怎样的的跨越时间与空间的沟通啊。看似平静如水的表面,读者与作者之间实际上完成了一场激荡人心的交流。有情感中壮怀激烈的悲愤交加,有思想上柳暗花明的豁然开朗,有文辞上异曲同工的绝妙表达,都是“躲猫猫”时巨大的收获。所以,“躲猫猫”这种交流状态,是阅读中的一种值得尝试的心态。哪怕是面对“老掉牙”的经典文章,亦可“温故而知新”,这又何尝不是“躲猫猫”游戏里,不断思考、寻找、探索的过程呢?

阅读也是一场“充满较量”的战争。一位外国作家迪蒂昂,在她的文章《我为何写作》中,有一个独特的见解,让我折服:“写作就是表达自我的行为,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别人,大声疾呼:听我的,用我的方式来看问题,改变你的想法。这是一种具有侵略性,甚至含有敌意的行为。尽管作者可以用尽一切方法来掩饰这种侵略性,比如使用附属从句、修饰语、试探性的虚拟语气、省略号及各种托词等(用所有方式来暗示与暗示自己的用意,而非直接宣布与声明),但并不能绕过这样一个事实——形诸纸上的文章其实是一种隐秘的霸权策略,是一种侵略,是作者感性认识对读者最私密空间的一种强加。”因此,从写作的意图出发,来反观阅读行为的特点,完全可以把阅读行为看成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一场充满较量的战争”。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种场景:当我们进入某个阅读场景的时候,就象步入了某个丛林,我们固有各种固有的成见与经验,就是我们的全副武装,迎接扑面而来的,充满挑衅的文字,冰冷的“丛林法则”,启动的是一场思想之战。

显然,这座丛林,是作者营造的。一位作家说:“每当写作的时候,我觉得自己象在一点点地雕刻骨架,在由内而外地重塑自己的外表与心灵”。作者形成文本的时候,必然带有自己明确的观点,可能是来说服读者,这是“较量”,可能用来“取悦”读者,这是“陷阱”。当文本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时候,就是作者与读者思想交锋的时候。

很多时候,读者未必认同作者的观点,这是明显的“充满较量”的思想对抗。这时候作者不会与你当面辩论,他只是默默地把文本的形式展示在你面前,作为掌握主动权的读者,如何组织一场公平的较量,就是最有效的阅读方法。有效的阅读,就是要找一个实力相当的“对手”,你才能够得以进步。所以,要选择一本好书,无异于寻找一位诤友,谈何容易。

从表面看,阅读中也会有“共鸣”之处,似乎不是一种较量,也不是一种冲突。其实恰好相反,那是因为在较量的过程中,你被另一种方式“降服”了。或者说,你本身就是其对方队伍中的一员。可能作者用了更高明的手法表达你的思想,也可能作者的表达强化了你的观点。于是在你的知识架构中,增加了一道城墙,在你的知识王国中,你多了一个与你并肩作战的勇士。

随着时间与空间的变化,作者与行文时的想法未必始终保持一致。当读者阅读时,说不定作者自己本身已经持怀疑甚至否定态度。所以读者面对文本的时候,最好的阅读状态是,把作者的行文背景,一并进行了解,对理解文本意图,大有裨益。也可尽最大可能避免“曲解”与“误解”,文本的营养也能才真正消化与吸收。

从历史的维度来看,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家族流派之间争芳斗艳的局面思想界流派之战,很多形式就是以文本的形式,呈现在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较量展开的。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创造了一种叫“宣言”文体,当我们重读这份宣言的时候,无异于一场充满硝烟的战争檄文。对“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的解读,拉开清代文字狱的序幕,生动地反映了阅读较量的复杂性。

无论是一场游戏还是一场战争,“开卷有益”是我们对阅读的一种基本的期望,“文章真处性情见,谈笑深时风雨来”,这何尝不是阅读的中一种境界呢?(原创作品,转型请注明出处)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